广州南沙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 实现居住人口规模和就业人口规模相协调

  • 来源:南方网
  • 2021-07-27 13:27:17
分享到:
  • 收藏

日,全省首个冠名“大湾区(广东)”的人才驿站正式在南沙挂牌启用。驿站为各类人才在南沙创新、创业、生活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

国际化人才驿站落地南沙,不仅能更好地发出南沙揽才声音,也将助推南沙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

根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七普”数据显示,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南沙“每10万人拥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数”和“15岁以上人口均受教育年限”这两项数据,均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一。

吸引“人”,更要吸引“人才”,高层次人才将有利于城市的长期繁荣。南沙正加快吸引高层次人才、年轻人流入,推动产业人才集聚,实现居住人口规模和就业人口规模相协调。南沙“十四五”规划提出争取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20万左右。

人才竞技场上,南沙如何引孔雀飞向南沙?

人才服务的新要求

全省首个“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选址在总建筑面积4万余方米的南沙国际人才港。

这里对人才办事有多便利?

以目前已启用的南沙人才“一站式”政务服务区为例,该服务区的“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设立后,将涉及12个部门101项服务事项整合到一个台集中办理,人才办事只需跑一个窗口就可把事情办妥。设立以来,该窗口已累计办理各项人才业务2.5万件。“我们还将联动南沙各住房项目中的人才公寓,满足人才在本地创新创业初始阶段所需的短期共享办公、政务服务、落脚住宿等需求。”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有关项目负责人曾昱程介绍,未来,驿站将逐步建设成为人才安居乐业的先导、人才综合服务的台、人才交流合作的枢纽、人才成果展示的窗口以及人才政治引领的前哨。

广州南沙公共资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斌同样对驿站充满期待。他认为,驿站可以助推南沙人才工作延伸到纵深,形成一个更完善的人才服务闭环。

据悉,南沙后续计划逐步筹建重点产业区块、孵化器园区人才驿站服务网点,此次挂牌的“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将作为“总站”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构建起系统化的服务网络,造福更多人才群体。

南沙初步形成了“强有力政策扶持+多层次台支撑+全方位服务保障”的可持续人才发展生态。此次“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挂牌标志着南沙在实施柔引才、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又迈向了国际化的崭新发展轨道。

年来,南沙持续营造服务人才的一流环境,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5年来,南沙集聚高层次人才和骨干人才超过1.2万人,是2015年的8.9倍;出台实施“集聚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港澳青创30条”“人力资源产业园发展扶持办法”等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2020年累计发放各类人才奖励补贴约5.3亿元;实施“南沙人才卡”服务保障,累计发放人才卡12344张,为区内高层次人才和骨干人才提供包括医疗保障、消费优惠等14类29项个化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联动广东省优粤卡、广州市人才绿卡构建起三级人才卡的服务保障体系。

人才落户的新门槛

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才能推动人才资源总量大幅提升。

根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七普”数据显示,南沙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仅有84.6万人,人口数量和增量排名全市倒数第二。而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南沙每10万人拥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数约为17894人,15岁以上人口均受教育年限约10.55年,这两项数据,南沙均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一。

结合户籍政策与产业发展提升南沙人口总量与质量成为了南沙的一大课题。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鼓励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区新区落户限制,为超大特大城市户籍有序放开提供了方向。

2020年12月,广州市人社局发布《广州市差别化入户市外迁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直接放宽学历落户门槛。

南沙“十四五”规划提出,将根据南沙区情和人口规模变化趋势,制定符合实际的年度迁入人口计划。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市现行户籍迁入管理制度下,落实差别化入户政策。优化升级“南沙人才卡”服务政策措施,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进一步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来南沙工作、置业。

南沙还提出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引育一大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加快吸引高层次人才、年轻人流入,推动产业人才集聚,实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人口、产业变动相协调,居住人口规模和就业人口规模相协调。争取到2025年,南沙区人口总量跃上新台阶,常住人口达到120万左右。

“在引才聚才上,生态优于文化,文化优于制度,制度优于政策,政策优于没有政策。”中组部人才局原副局长李志刚指出,要更好地吸引全球化的国际化的人才,必须在打造生态上下更大的功夫。创造舒适、安逸、便利的社会生活生态,对于建设人才生态尤为重要。

人才特区的新机遇

以产兴城,当前南沙积极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要在南沙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高素质的人才汇聚已经不仅是南沙的未来发展方向,更是当下的现实需求。

以云从科技为例,目前,该企业已吸引并拥有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搭建了业内领先的三级研发架构,即“1个前沿,3个支点,5大研发中心”。依托这个三级研发架构,云从科技已经吸引了国内外1900多名人才。

“我们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长远发展来看,现有的人才储备还是远远不够的,且随着企业的发展,除了研发之外的各类人才需求也不断产生。”云从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南沙国际英才交流对接会上,南沙面向全球招聘6000余个岗位,招聘单位包括香港科技大学、中科院先进所、小马智行、暗物智能、恒大新能源汽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可见南沙对产业人才的需求。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基于6100万求职者简历、62万家企业、16万认证猎头等大数据综合显示,南沙目前与全国人才分布前10名的区比较,人才占比仍有不少差距,但是同比增幅却高达40.17%,远远高于其余10区,表明南沙的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正在成为一块新的人才流入热土。

数据显示,汽车/机械/制造、房地产/建筑/物业、互联网/游戏/软件、消费品、能源/化工/环保等5个行业为南沙人才占比TOP5行业。此外,南沙异地人才引才效果明显,对汽车制造、房地产人才吸引力强。在行业人才需求方面,制造业需求居各行业之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行业紧随其后。但是,目前南沙区博士及博士后等高学历人才仍相对紧缺,急需吸引高质量人才加入。

今年2月,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以“粤大湾区〔2021〕1号”文号正式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表示,国际化人才特区要在“特”字上下功夫。首先要解决认知差异,从不同的角度看人才,认知工具多样将产生巨大红利。第二,多样化就是生态打造的韧化,韧就是弹、可持续。一个人才不能够解决问题,要步步为营,在需求侧改革上下功夫。第三,人才工作应该社会化,不仅局限在组织部门和政府,从人力资源公司到协会,到企业,应共同合力落地政策。

激活人才价值,厚植发展沃土,引才与育才两项工作都要重视起来。在不拘一格“揽”人才的同时,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等高校落地南沙,可以帮助南沙加快吸引和培育一批国际一流学者、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创新科研团队,尽快形成一条有活力的“产学研”培养链条。

缺人的南沙,急需孔雀“南”飞。

(南方日报记者 柳时强)

标签: 广州 南沙 创建 国际化 人才特区 居住人口规模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