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大学”号的首航今年底将重返西沙 延续百年的科考之约

  • 来源:南方日报
  • 2021-06-28 09:20:13
分享到:
  • 收藏

26日上午,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海风拂面。蓝白配色的“中山大学”号静静地停泊在这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拉响汽笛,划破了海面上的宁静。这艘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船正式交付中山大学。

1928年,中山大学师生借乘军舰远赴西沙群岛,靠一条小舢板到处漂流、开展研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科学家对西沙群岛进行科学考察。今年底,“中山大学”号的首航将重返西沙,延续百年的科考之约。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折射的是中国人向海图强的坚强意志,也是位于南海之滨的中山大学逐梦深蓝、报效国家的百年见证。

“师生们做梦都想有条大船”

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迈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明确在珠海校区建设“海洋学科群”,提出实施“南海科学考察”综合航次计划,至今已成功组织了六次南海科考。同时期,中山大学涉海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本科生人数快速增长,目前已有万人。

前六次南海科考,中山大学都是租用别人的船。“租船出海可以满足一定的科考需求,帮助解决一些特定的科研问题,但也有一定限制,科考条件和目标难免受影响,一些深远洋科学研究也只能搁置。”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何建国说,“师生们做梦都想有条大船、都想走进深远海啊。”

“中山大学”号的交付,既承载了中山大学发展海洋学科群、突破科学前沿的研究使命,也肩负着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海洋英才的育人重任。

填补广东高校综合科考船空白

中山大学大力发展海洋学科不是心血来潮。进入新时期,中山大学提出了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的办学思路,以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山大学”号应运而生。

据江南造船厂介绍,“中山大学”号排水量6880吨,续航力15000海里,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能最强的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实船,填补了广东乃至环南海区域高校没有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的空白,满足广东和国家对深远海科学研究、高新技术研发以及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从此,我们拥有了逐梦深蓝的‘舟楫’,有了加快发展海洋学科和海洋人才培养的科教台,更有了扎实推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在交付仪式上说,中山大学要责无旁贷担负起新时期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人才培养的责任,争当国家经略海洋的先锋队,建设国际高水的海洋学科群,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南方日报讯(记者/钟哲 吴少敏 通讯员/黄艳 吴立坚)

标签: 中山大学号 首航 年底 重返 西沙 科考之约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