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成渝地区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 来源:封面新闻客户端
  • 2021-06-22 09:05:55
分享到:
  • 收藏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勾勒出未来15年至30年中国交通网的建设目标和总统布局。在此之中,成渝双城经济圈首次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成为重要“一极”。未来,这“四极”将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交通的便捷度是决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加快落地,成都两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全面铺开。

6月21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成渝地区的交通发展作出详细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成渝地区将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0000公里以上,通过轨道交通网络,成渝地区内主要城市之间将实现1小时通达,重庆、成都都市圈内享受 1 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通欧达海 立体互联

构建高品质对外运输网络

《规划》提出,到 2035 年,以一体化发展为重点,成渝双城经济圈要全面建成设施互联互通、运行智能安全、服务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实现对外开放通道通欧达海、立体互联。重庆、成都作为国际门户枢纽要联通全球,在运输组织水、创新能力、体制机制一体化合作方面做到国内领先水

在对外运输网络的构建方面,需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快构建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国内通达、国际开放,支撑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向东强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连通,通江达海;向西融入亚欧通道,打通出疆入藏战略通道;向南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东南亚、南亚;向北衔接京津冀地区、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对接东北亚地区。

通过加强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衔接,有效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动作用,畅通与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涉藏地区、大小凉山彝区等周边欠发达地区的运输通道,支持川陕革命老区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等方式完善综合运输通道格局。

不仅要优化以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国家公路、干线航道、油气管道及储气设施为重点项目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还要建设高水国际枢纽集群,推进世界级机场群建设。例如,在高质量建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加快推进重庆江北机场改扩建工程,实施成都双流机场提质增效改造的同时,需推进阆中、达州(迁建)、乐山等机场的建设,以及遂宁、广安等机场前期工作,规划研究重庆新机场、雅安、内江机场建设。

成渝“双核”1 小时交通圈

打造绿色高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推进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需以重庆、成都为核心,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网络为基础。《规划》指出,要基本形成成渝“双核”之间、“双核”与两翼等区域中心城市之间 1 小时交通圈、通勤圈,并分类打造绿色高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城乡融合交通网络。

一方面,可优先利用干线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城际列车,适当新建城际铁路,构建以成渝主轴为骨架、双核放射为主体、其他节点城市连接为补充的城际铁路网。推动普通国省道改造升级,加强毗邻地区县乡道路互联互通,打通瓶颈路和“宽窄路”,完善防护栏、减速带、标志标线、信号灯等设施,有序推进支线航道建设,打造高效互联城际交通网。

另一方面,对于构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需加强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公交线路对接,推进重庆中心城区与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疏通主要节点城市进出通道,加强城郊道路改造升级,加快道路安全设施建设。

此外,还需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枢纽功能布局, 优化城市道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如绵阳、南充、泸州、宜宾、达州、万州、黔江等城市,应充分发挥地面公交主体作用,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优越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同时,县城公共停车场、公路客运站等补短板强弱项建设也不可忽视,交通建设项目应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连接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提升县城道路交通设施服务能力,优化城乡融合交通网络。

一卡互通 “零距离”立体换乘

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

成渝客运服务系统不仅给乘客打造出 1 小时交通圈,还应按照“出行即服务”发展方向,推进旅游交通便捷服务网络建设,满足多样化、个化的美好出行需要,支撑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天 府站、简州站、重庆东站、重庆科学城站等为示范,高质量打造综合客运枢纽“零距离”立体换乘体系,提升一体化衔接换乘水,并建立一体化建设运营机制,推广交通“一卡通”“一票式”“一码畅行”,加快实现运营公交化。通过干线铁路、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安检互信,逐步统一都市圈公共交通一卡互通、票制资费标准,推行月票、年票、积分等多样化票制等方式,提高都市圈通勤服务品质。

在推进城乡客运网络有序对接、公交线网布局向农村延伸、郊班线公交化的同时,应推动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实施乡村客运“金通工程”,打造统一规范、服务一流、管理高效、人民满意的乡村客运服务品牌,推动乡村客运与城市公交有效接驳。

此外,以民用运输机场、高铁客运站点、轨道交通站点、大型公交枢纽、国家物流枢纽、港口等为重点,培育壮大枢纽经济新业态,推行 TOD 开发模式,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合理规划站点地区开发范围、业态和规模,形成满足居住工作、购物娱乐、公共服务等需求的多功能、绿色低碳社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激发城市新动能。

美丽宜游的交通系统可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贯通四川、重庆的文化遗产探秘、自然生态体验、红色文化体验等一批交旅融合精品线路,可开启成渝城际一体化旅游新模式。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服务、智慧绿色、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特色化、品质化旅游产品推出,结合交通系统为市民打造川渝水上旅游圈,设计水上都市一日游、城市夜游、长途休闲慢游等精品旅游项目,为市民打造安心舒适的慢行交通环境。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见记者 杨霁月

标签: 重庆 成渝地区 基本建成 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