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教育“1+12”行动计划出台 打造品牌职业院校被列入行动计划第一条

  • 来源:南方网
  • 2021-05-24 14:17:00
分享到:
  • 收藏
今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莞高标准规划职教“十四五”蓝图,出台《东莞市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进一步由“强”向“优”迈进。

“十四五”期间,东莞将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加快打造大湾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至2025年,争创成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成5所广东省高水中职学校,6—8个高水专业群,培育10个职教集团,建设50个高水校企合作基地,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数字目标的背后,是东莞职教系统不断深化改革,推动高品质职业教育建设,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孜孜追求,不断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到2025年建成5所省高水中职学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以服务地方经济产业为支撑,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东莞的探索步伐一直向前。今年初,东莞召开推进品质教育建设大会,明确要将“打造品质教育”作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核心战略,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争当改革先锋,开创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由此,东莞教育“1+12”行动计划出台,其中包括《东莞市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行动计划(2021—2025年)》,打造品牌职业院校被列入行动计划第一条。

数据显示,当前东莞共有高等职业院校4所,其中公办高等院校1所,民办高等院校3所;共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7所(含技工院校7所),其中公办中职12所,民办中职学校15所,有国家级示范校2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0所。

围绕品牌院校打造,一方面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做专做强,形成优质化、特色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建设高水技师学院,支持东莞市技师学院纳入到高等学校序列,支持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加快100亩新校区扩建工程,打造集国际智造大厦、产业学院群、创投服务街等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东莞)先进制造产教融合园”,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

到2025年,全市建成5所省级高水中职学校,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实现办学规模与水“双提升”,在校生规模达到2万人左右,达到中国特色高水高职学校建设标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取得新突破。

学校发展,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离不开合理、适应未来需求的专业设置。对此,《行动计划》给出了明确方向——建设省级示范骨干专业、打造一批与产业对接的高水专业群。

围绕“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面向东莞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到2025年,计划建成20个省级“双精准”示范骨干专业;建设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产品艺术设计、电子商务、印刷媒体技术等6—8个高水专业群。

政策组合拳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石,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强调,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随着各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机制创新,未来将有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职业院校走出来。

在东莞,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是东莞以制造业立市的根基,而高水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则是城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着力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已被提上日程。

“‘十四五’时期,东莞职业教育将以产教融合为主线,进一步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机制,打造湾区职业教育新高地。”在今年3月,中央、省、市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东莞采访中,围绕着职教改革与人才培养,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如是阐述东莞职教发展新征程。

立足产教融合,叶淦奎透露,当前东莞市职业院校已与110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探索车间进校、企业课堂、定点实训基地和职教集团等多种教学合作模式,组建模具等8个以专业为纽带的职教集团,初步形成校企合作的“东莞范本”。

“发挥企业产教融合重要主体作用”被进一步列入《行动计划》。东莞将探索推进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以资金、土地、装备、技术、人才等多种要素参与职业教育。

同时,支持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探索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生产实训基地工厂化运营模式。并探索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专业为支撑的紧密型职教集团,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职教集团。

在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上,支持在莞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对取得突出成效、发挥引领作用的企业,积极向上推荐申报国家、省“产教融合型企业”,按照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优惠政策。

至2025年,培育10个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职教集团;重点建设50个市级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校企合作基地;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兼职机制

当前,东莞有高职院校在校生3.1万人,中职学校在校生8.4万人,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20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东莞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每一年3万余名职教学子顺利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他们的出口与社会口碑是东莞职业教育办学成效的重要参考。

“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喻忠恩一语道破职教评价体系背后的逻辑,其社会服务能力最主要表现,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供给。

《行动计划》一方面拓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另一方面则明确提出了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强化思政课程,加强劳动教育,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

从需求导向出发,引导职业院校对接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淘汰不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形成有衔接、有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推动校企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培养紧缺急需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

立足当前职教政策改革试点,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同时,健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

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质的教师团队打造,早在2019年10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已联合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支持建立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

落地东莞实践,《行动计划》提出要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强化教学基本功和生产实践能力培养;支持职业院校对接市重点产业集群,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到2025年,全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重达到70%以上,培育一批教学名师和高水专业带头人。

此外,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的常态运行机制,保证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参与企业实践;鼓励校企合作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职业院校师资培养与企业技术创新互利共赢。

■观点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争创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打造湾区职业教育创新高地,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关注和献计献策,当前东莞有哪些优势与不足,如何实现突破与提升?南方日报特别对话职教权威专家,共描东莞“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新蓝图。

教育部职业教育技术中心研究所博士涂三广:

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要紧扣两大抓手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离不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以及公众对职业教育的信心。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称“职教20条”)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关系’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上,还要真正实践落地。”涂三广建议从招生制度改革、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打造上着力,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社会观念,实现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首先,他认为要从源头避免职业教育成为求学的“备选项”。建议应尽快建立起“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选拔出适合的、按照专业分类选择与其特质匹配的学者。

其次,职业教育的根本路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当以各区域为抓手、因地制宜地深入开展。“如果区域没有产业基础,或者职校无法助力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合作可能就是‘面子工程’。”涂三广认为,“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政策统筹规划,职业院校更要自下而上服务、对接地方产业,用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让地方‘离不开’,从而实现职教价值。”

第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好老师。据统计,中国职业院校的教师90%以上在进入学校任教前没有相关行业企业工作经验。涂三广直言“职业教育是做中学、做中教,需要项目化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专业的教学法’”。

对此,他建议应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涂三广表示,加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课程的教学实践设计与体系的标准制度建立是两大抓手。

其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社会发展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涉及到“中高本”升学的层次体系,更是内容体系、制度体系、文化体系和社会认同体系。因此在落地实践中,一方面要以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从师资对接、课程借鉴等方面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中高本”衔接;并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另一方面,国家要建立“1+X证书制度”“学分累计和先前学认证制度”等国家资格(资历)框架,通过这些外在制度构建支撑公民等的技能社会,解决社会上重知识轻技能、重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发展到新的阶段,它的制造业岗位对技术和素质要求就会更高,相关人才的社会价值就高。涂三广点明,“为什么今天我们把职业教育抬到这么高的地位?因为当前职业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类型,更关乎经济与民生。”

确立终身质的职业教育,建立“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治理体系,完善育人制度、招生就业制度、保障制度,构建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健全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提及未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涂三广以“职教20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等文件为参考,强调了继续完善类型教育的国家制度体系、深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等三个方面的重要

展望将来,涂三广表示,“未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应当建成适应主体人的终身发展、适应产业企业转型升级、适应国际技术变化,并能够满足不同人多元化需求的完善体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发展,共同为国家贡献人才力量。”

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喻忠恩:

东莞职教发展应注重整体改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东莞面临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任务。结合全省职教发展现状及东莞的优势与挑战,喻忠恩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中给出了他的思考与见解。

其认为,东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较好且优势明显,东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紧紧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来构建,让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在全国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喻忠恩表示,作为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职业教育在省内、国内均可圈可点,在职教办学层级结构上,东莞已基本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雏形,即建成了从中职到本科乃至硕士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框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石,同时两者亦有差异,喻忠恩直言前者强调“产业”本位,后者强调“学校”本位。他透露,年来广东省职业教育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职业教育,在持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成绩斐然,“产业学院”的建设也在各地蓬勃发展。以东莞为例,如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与途虎养车共同建设的混合所有制学院“途虎产业学院”,是实行“双主体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现代学院治理模式。

“这些‘产业学院’的模式是以往校企合作的升级版。”其表示,产业学院的成立,意味着企业和学校合作的程度更加深入,企业和学校利益共同体特征更加突出,产业资源和学校资源的优势互补更加充分。

而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解决职业教育社会适应问题。喻忠恩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东莞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紧紧围绕东莞的地方主导产业来构建,具体来说职业院校及其专业建设,应该紧密结合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

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要求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实现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纵向上,中职、高职、本科三个层次院校都应设置“电子信息”这一学科(专业),并且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本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梯度和连贯;横向上,各层级职业院校应遵照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电子信息”专业群,以确保本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完整和全面

“真正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现在学校层级之间、关联专业之间改革与创新的协同程度。”对此,喻忠恩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承担起推动整体改革的责任。

立足“十四五”规划,东莞将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加快打造大湾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喻忠恩对此分析,东莞发展职业教育优势明显:第一作为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着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之都”“技能人才之都”,目标的实现职业教育不能缺位;第二良好的产业发展既对东莞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也能为东莞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第三是东莞职教发展良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完善,也为职业教育更上一层楼奠定了基础。

对于接下来东莞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突破,喻忠恩表示“职教服务能力要达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还需进一步在改革上做文章”。在他看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不单是形式上的体系化,更是内涵上的体系化,即基于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一体化,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继续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改革。

而从“大职业教育”的层面来看,东莞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等方面也可以有更多作为。他建议,东莞在推动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方面,可以力争走在珠三角前列、走在全国前列,为东莞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之都”“技能人才之都”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黄婷 于羽佳 毛敏

标签: 东莞 建设 省高水平中职学校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