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核心区常住人口181.5万人 平均每户2.31人
- 来源:北京青年报
- 2021-05-20 15:28:21
- 收藏
北京核心区常住人口181.5万人
昨日,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数据,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外省市来京人口为84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8.5%。此外,北京“户口本”的关键数据也同时公布。
根据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昨天公布了北京市常住人口基本情况。
1.十年变化
常住人口2189.3万
较十年前增长放缓
根据昨天公布的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93095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9612368人相比,增加2280727人,增长11.6%,年平均增长1.1%,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3.8%下降2.7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有所放缓。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口为8418418人,占常住人口38.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044533人相比,增加1373885人,增长19.5%,年平均增长1.8%,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
平均每户2.31人
家庭规模继续缩小
在北京市常住人口中,此次普查共登记了913.8万户,其中,家庭户823.1万户,占90.1%;集体户90.7万户,占9.9%。家庭户人口190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9%;集体户人口287.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1%。
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2.31人,比2010年减少0.14人,显示出北京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北京市统计局局长孟景伟表示,北京家庭户规模逐渐小型化,反映出家庭代际关系逐渐向以夫妻二人为核心的小型、简单家庭模式转变,也折射出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们婚育观念、家庭抚养模式等一系列的变化。
在北京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119.5万人,占51.1 %;女性人口1069.8万人,占48.9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的106.8降至2020年的104.7。也就是说,当前北京常住人口中,每100个女性对应将近105个男性,较2010年略有降低,显示出北京市人口性别比结构进一步均衡。
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比重下降
核心区常住人口减少34.7万人
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1098.8万人,占50.2%,其中,核心区常住人口为181.5万人,占8.3%;其他十区常住人口为1090.5万人,占49.8%。
与2010年相比,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72.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下降9.5个百分点。其中,核心区(东城、西城)常住人口减少34.7万人,年均下降1.7%,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11%下降至2020年的8.3%,下降了2.7个百分点。除了中心城区六个区之外,其他十个区常住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合计增加300.9万人,年均增长3.3%,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40.3%上升至2020年的49.8%。其中,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十年间人口增长最快,年均增速在3.5%以上。
这些数据显示出,十年间,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均有所减少,其中核心区常住人口减少了34.7万人。北京市统计局局长孟景伟表示,从人口分布来看,北京区域布局更加优化。这也表明北京市人口分布由单中心集聚向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转变。
2.老龄人口
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
提高4.6个百分点
在北京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259.1万人,占11.9 %;15-59岁人口1500.3万人,占68.5%;60岁及以上人口429.9万人,占19.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91.2万人,占13.3%。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10.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7.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十年前上升了4.6个百分点,显示出北京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在逐步加深。
对此,北京市统计局局长孟景伟表示,十年间北京市0-14岁少年人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均有所上升,15-59岁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长明显,十年间增加了183.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291.2万人,十年增加了120.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3.3%,较2010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这显示出人口老龄化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他表示,人口老龄化对北京来说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从挑战看,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压力。从机遇看,人口老龄化促进了老年产业的发展,老年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也将进一步扩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全市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在多层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服务消费体系、全方位养老服务监督体系、养老服务综合保障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3.普查数据
为城市决策规划提供
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据了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北京市的人口也是按照这一时点统计的。
“十年间,北京市人口的主要变化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历程的缩影和体现,这些特点既符合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国际大城市处在同等阶段时呈现出的共同特征。”北京市统计局局长孟景伟表示,此次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北京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下一步有关部门还将深入挖掘、系统分析普查数据,共享普查成果,最大程度发挥普查作用,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信息支持,为北京市的决策规划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本组文/本报记者 张钦 统筹/余美英
关注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4.3万人
北京劳动力资源依然充足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十年来,北京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44.3万人,但整体规模依然比较大,达到了1490.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近七成,达到68.1%。
北京市统计局局长孟景伟表示,劳动力资源总体看来依然丰富,这也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他表示,看劳动力资源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升,为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16.6万人,占87.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2.7万人,占12.5%。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0.8万人,乡村人口减少2.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显示北京市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数据还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19.1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1499人上升为41980人。普查显示,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1.7年提高到12.6年;文盲率由1.7%下降为0.8%。这显示出北京常住人口素质持续提升,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庞江倩表示,北京市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6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年,在全国居于首位。其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十年间提升幅度更大。常住人口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了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北京的高学历人口也增长明显,全市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近一半的人口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十年间,无论是增量、增速还是占比都是很高的。在北京大专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中,硕士、博士分别为126.3万人和22.8万人,合计占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比重是7.7%,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3.9个百分点,硕士和博士的数量合计增长1.2倍。高学历人口的快速增长为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