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能带给参保人怎样的服务 老人们的真实反馈到底如何?
- 来源:北京晚报
- 2021-03-22 16:11:22
- 收藏
去年11月起,作为北京市唯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区域,石景山区试点范围从三个街道进一步扩大至全区,陆续开始享受长期护理的居民已达1715名,试点为下一步全市范围推广积累了经验。
长护险能带给参保人怎样的服务?老人们的真实反馈到底如何?
什么是长护险
长护险是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之外,专门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的重度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一种社会保险,减轻失能人员家庭护理费用负担。因此,长护险又被称为社保“第六险”。
上门护理
专业人员服务立竿见影
今年82岁的宫宝丰老人是一位脑梗患者,生活无法自理。20多年来,他一直由老伴照顾。现在老伴在为宫宝丰擦洗、换衣服、上下轮椅时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我不敢想象,有一天照顾不动他了该怎么办!”老伴十分忧虑。
石景山区长护险试点政策实施后,通过委托经办机构服务人员和社区负责人的沟通讲解,老伴替宫宝丰申请了长护险。此后,服务机构上门开展专业护理,护理师每周来三次,帮着按摩、洗澡。几个月后,宫宝丰多年没有知觉的左腿竟然有了一点痛感。“这政策真是帮了我们一家人大忙!”老伴眼泛泪花,感慨终于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照顾了。
■解读:一般情况下,护理员和老人的“组合”是固定的,以防止随机变更护理人员导致双方重新磨合,影响护理效果。负责经办的保险机构还会对老人进行回访,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以促进改善服务质量。
以护降医
重度失能老人没再住过院
家住石景山区八角街道的重度失能人员老赵因右腿截肢导致失能。2019年3月,他申请长护险,正式享受上门服务。在定点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第一次上门服务的时候,老人因糖尿病右腿截肢,精神有些抑郁,左脚脚趾趾甲增厚变形,皮肤紫绀和溃疡现象严重。经过足部治疗师近三个月的专业护理,老人糖尿病明显好转,左脚的情况也有所好转,精神状态逐渐乐观起来。
“以前他三天两头总是住院,一住就是几个月!”老赵的老伴感慨道,自从享受长护险开展的上门护理服务后,就没再住过院,不仅身体情况好转少遭罪,还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
■解读:在石景山区试点中,符合条件的待遇享受人员可获得清洁照料、饮食照料等32项日常基本生活护理和与日常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因为有专业的上门照护,实现以护降医的目标,节约了医保基金的支出。
居家养老
培训亲属提升照护技能
家住石景山区八角街道某小区的重度失能人员老张,在2017年因多发脑梗死导致失能。2018年5月,他申请并通过了长护险失能评估专家鉴定,开始享受长护险服务。老张的老伴身体一般,照顾病人缺乏经验,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心情越来越差,对生活也逐渐失去了希望。
后来,老张的老伴参加经办机构组织举办的居家护理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居家照护知识和技能,每月经办机构还会上门回访并进行护理指导。老张的老伴照护技能越来越规范熟练,现在老张的右侧大拇指能动一点点了。
“全家人都对生活更有信心了,看到了希望。”家人欣喜地说,长护险政策提升了照护技能,老两口可以安心居家养老。
■解读:在试点中,很多参保人都选择居家护理服务。其中,家庭护理由提前经过培训的家政护理员(或亲属)提供服务,每小时保障标准为60元,个人仅需支付30%,每月支付上限为30小时。
试点进展
今年底形成全市长护险实施体系
“石景山区长护险试点推行平稳,居民对‘老有所保’的新政策十分满意。”石景山区医保局局长李凤芹向记者透露。
据介绍,北京将在总结石景山区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完善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今年底初步形成符合本市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并在全市范围推开。
记者 潘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