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些城市家具上的二维码“失能”了 好模式更要精心经营

  • 来源:北京日报
  • 2021-03-30 14:05:26
分享到:
  • 收藏

为了对街边的灯杆、果皮箱、座椅等城市家具更加精细管理,从2015年起,本市开始试点为城市家具增设二维码。市民只要用手机扫描这些二维码铭牌,就能够快速了解设施的名称、产权单位、监管部门等基本信息,还可以在线举报投诉甚至报修,反映设施存在的脏乱、破损等问题。有的宣传牌上也开始增设二维码,供市民在线了解相关知识。几年过去了,城市家具和宣传牌上配备的“二维码”还在继续发挥作用吗?记者上街扫码发现,大部分二维码能正常使用,但仍有一些城市家具的二维码“失能”了。

问题一:被鸟粪水渍污损

一号线地铁八宝山站外,几个木质长椅安放在路边,供市民歇脚。每个木质长椅侧面,都钉着一个小小的金属铭牌,上面除了印有长椅制造商的名称、电话之外,还配备了可供市民扫描查询的二维码。记者注意到,有的二维码上覆盖着鸟粪,有的二维码则缺失了一角。尝试多次,记者发现,受到污损的二维码再也无法扫描出设施的相关信息。

二维码脏污、损毁并非个案。地铁六里桥站外,设置有一排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停车桩,一辆辆被擦拭干净的自行车整齐排列。但当记者凑停车桩旁的立式站点控制器时却发现,干掉的水渍混着尘土,覆满电脑显示屏,让人根本看不清屏幕上的内容。屏幕右下角,原本显示有一个可供扫描下载公共自行车APP的二维码,无论记者怎么变换角度,都无法成功扫出二维码信息。

问题二:被人当成“灭处”

长安街西延长线石景山路,每隔一段距离,就能在辅路路边看到带有分类垃圾桶的果皮箱。为了避免头引燃垃圾,果皮箱的正中位置,特别设置了可以投放头的灰缸,旁边印制的宣传标语提示市民,“请将头灭后入桶”。

但似乎,一些人捻灭头的位置却不太恰当。记者注意到,果皮箱上镶嵌有附带二维码的设施管理铭牌,二维码区域满是被烧黑的痕迹。看来,不少吸市民将二维码设施管理铭牌当成了“灭处”,导致二维码管理铭牌上布满燃烧痕迹、积满灰。

记者掏出手机对准果皮箱上被污损的二维码扫描多次,均显示扫描失败。“被烧毁”的二维码已丧失了原有的用途。

沿着石景山路徒步向西,记者随手沿路扫描了4个果皮箱上配置的二维码管理铭牌,却没有一个铭牌能扫描出信息。

问题三:扫描后发现已“停用”

紫竹院南路路侧的绿化隔离带内,立有一块社区应急预案公示背板,上面除了公示有社区人员紧急疏散图外,还公示了社区应急预案。为了方便社区居民了解详情,背板上印有醒目的二维码,提示居民们可以扫描关注“海淀社区民防”公众号,获取本社区疏散图及相关防灾救灾知识。记者掏出手机,对准二维码扫描,令人意外的事发生了,手机屏幕上显示“该账号已自主注销,停止使用”。

还有一些原本应当具备“监督”作用的二维码,却让人不知该如何操作。就在公示牌不远处的一片小空场内,安装了几组各式各样的运动器材。每组运动器材的金属设施铭牌上,都特意设置了“监管二维码”。一旦运动器材出现问题,市民可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举报投诉或是报修。记者用手机扫描“监管二维码”后,手机屏幕上却出现了一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数字,“003201200503140676”。这 是 什 么“暗语”?到底有何用途?让人不免疑惑。

专家建议

基层工作人员应主动发现问题

市人大代表、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建岳认为,超大型城市由一个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就是街道和社区,每个“细胞”管好了,城市整体才能管好。基层工作人员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人上门”“等问题上门”,应该更多地下沉基层,到辖区的各个角落去发现问题。像街头设施的二维码缺失或被污损,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如果能三五天去街头转一圈,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如果自己能解决的,可以自己解决;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完全可以通过“吹哨”,协调其他部门来有针对地解决问题。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每个街道社区“眼尖”“腿勤”,同时用好手中的“哨子”,发挥好统筹调度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手记

好模式更要细打理

二维码管理,无疑是城市管理向精细化迈进的巧设计、好模式,好模式更要精心经营,久久为功。

在记者走访中,绝大部分二维码是有效的,扫一下,能方便地反映问题,但也有一些二维码疏于管理而“失能”。用二维码管理城市,既要抓精细化,也要抓长效化。贴好的二维码残缺不全、被人为破坏甚至早已失效多年,不仅不能给城市建设添彩,反而减色。用于监管的二维码,能否持续发挥效用,这事也要有人盯住了、管起来,莫让管理城市的二维码形同虚设。

(原标题:这些二维码“失能”了)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 张楠

市人大代表、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建岳认为,超大型城市由一个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就是街道和社区,每个“细胞”管好了,城市整体才能管好。基层工作人员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人上门”“等问题上门”,应该更多地下沉基层,到辖区的各个角落去发现问题。像街头设施的二维码缺失或被污损,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如果能三五天去街头转一圈,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如果自己能解决的,可以自己解决;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完全可以通过“吹哨”,协调其他部门来有针对地解决问题。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每个街道社区“眼尖”“腿勤”,同时用好手中的“哨子”,发挥好统筹调度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手记

好模式更要细打理

二维码管理,无疑是城市管理向精细化迈进的巧设计、好模式,好模式更要精心经营,久久为功。

在记者走访中,绝大部分二维码是有效的,扫一下,能方便地反映问题,但也有一些二维码疏于管理而“失能”。用二维码管理城市,既要抓精细化,也要抓长效化。贴好的二维码残缺不全、被人为破坏甚至早已失效多年,不仅不能给城市建设添彩,反而减色。用于监管的二维码,能否持续发挥效用,这事也要有人盯住了、管起来,莫让管理城市的二维码形同虚设。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 张楠

标签: 北京城市家具 二维码“失能”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